第142章考验(2 / 2)

铁血山河志 李别一 2489 字 1天前

金日乐要发作了,却被曹继武的眼神制止了。

稳住了二金,曹继武反问佟国纲:“将军意气风发,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荡平海寇?”

佟国纲一脸不服气的无奈:“我们苦于没有大船,如果有了大船,不消几日,就能拿下金门,扫除郑成功!”

曹继武笑了:“当年的魏武,号称八十万,进军赤壁。他的战舰,比孙刘联合都要多,最终惨败。请问将军,你的士卒,比魏武的士卒,又如何?”

佟国纲哑口无言。

当年曹操的士兵,就是因为不懂水战,才搞了个连环战舰。结果被人家周公瑾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如今泉州的清军,绝大多数也是旱鸭子。这些人陆上勇猛无敌,但一旦到了水里,全都是废物。

曹继武刚才一问,佟国纲立即醒悟过来:即使给自己再多的战船,那也是白搭!

佟国器点点头,摆手制止佟国纲打岔,伸手示意曹继武继续。

水战和陆战,是完全两码事。就水战来说,江河和大海,同样是也是两码事。就拿火炮来说,陆上的火炮,即便是训练有素的炮手,命中率也只有五成左右。然而海上无风三尺浪,船体不稳,炮架不牢,要想打中敌船,则要比陆上困难几十倍。

陆上如果打败了,可以就地逃跑。而水战之中,一旦战舰被打坏,则整船的人,全都得葬身鱼腹。陆上士卒到了水上,操桨不熟,船行不畅,必会成为待宰的羔羊。所以要想打败水军,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军才行。

古代鲜明的例证,终魏一朝,皆不能奈何孙吴。直到西晋之时,王睿、杜预有了强大的水军,才得以长驱直入,击败东吴。现如今郑成功的水师,身经百战,比大明的正规水师,还要厉害,这大清当然更不是对手了。

所以目前的大清,只能退而求其次,修内政,安民心。相对而言,海上辛苦多坚,缺衣少粮。什么都可以忽悠人,就是肚子忽悠不了人。天天饿着肚子,时间一长,海寇军心,慢慢就会动摇,到时士卒逃亡。再强大的海寇,也会瓦解于无形。

曹继武一席话,有理有据,说的佟国器连连点头。佟国纲虽然不服气,但曹继武的逻辑严密,他不知道怎么辩驳。

这佟国纲就是个猛将,打仗是把好手,但出谋划策却是拉稀。曹继武也懒得搭理他,继续给佟国器分析:

海寇瓦解逃亡,最终还是大清黎民。可这倭寇,性质就不同了。他们的根在东瀛,几百年来,试图占据东南沿海,所以绝不会臣服。如果放任不管,将来会祸患无穷。所以对于倭寇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坚决打击!

曹继武将海寇引向倭寇,其真实的目的,已经显露无遗。

看他一脸镇静的样子,佟国器知道,打倭寇这事,曹继武是势在必行。可是连海寇都对付不了,又怎么对付更强的倭寇呢?

见巡抚的面色凝重,曹继武又将柳生舰队,以及东洋大军的动向,说给了佟国器。

东洋要起八万大军前来,着实令佟氏兄弟吃惊。如果不首先敲掉柳生的先头部队,那接下来八万倭军,将会立即跨海而来。到时候他们和郑成功联手,这福建可能要守不住了。佟氏兄弟,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清军之中,并没有熟悉水战的保险将领。

佟国器一脸疑惑地问曹继武:“贤弟有把握打败倭人?”

曹继武两手一摊,无奈摇头。

三兄弟现在还是白身,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拿什么去打东洋人?

佟国器捋须微笑:“这个好办,你先来比划比划。”

巡抚这话的意思,是要当场考察曹继武的水战之法。曹继武于是给二金递了眼色。

二金合力,将一张方桌放在中间,曹继武将茶杯全收集过来,众人纷纷围过来看。

曹继武用茶杯、杯盖和茶托,代表三种不同的舰船,将航行鱼形阵、三叶阵,攻击锲型阵、鹰形阵,防守月牙阵、两仪阵等水战阵法,一一演示说明。

摆完阵法,曹继武又将《武备志》中记载的战船,挑几样简单的,详细介绍。

由于佟国纲是福建火器营都统,因此对火器颇为了解。所以曹继武在介绍舰船的时候,着力描述火炮、火失、火枪等舰载火器。

佟国器赞叹不已,佟国纲也不住地点头。

看来对付倭寇的事,非曹继武莫属!佟国器感慨一声。

然而将大事托付给一个生瓜蛋子,佟国纲不放心,皱眉道:“光说没练过,恐怕不妥!”

佟国器摇头,反问佟国纲:“你连说都说不出来,拿什么来打败倭寇?”

佟国纲哑口无言,佟国器进一步问道:“你觉得咱们福建,还有谁懂得水战?”

骑兵、步兵、火器兵等等,陆战将领一应俱全。然而要说水战将领,佟国纲想了一大圈,想到了赵通海,但这人不保险。

赵通海和郑成功关系密切,郑成功又和东洋人关系密切,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瓜葛,如果要赵通海担任水师主帅,那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当务之急,必须要打掉柳生。否则后续八万大军一到,大清的福建,差不多要歇菜了。要打柳生,必须要有舰队。如果舰队要是没有靠谱的将领,岂不是开玩笑?

然而曹继武满口大话,二金倒是两个半吊子,这三个混蛋,到底靠不靠谱?

战事迫在眉睫,不管靠不靠谱,那也得上。纸上谈兵,总比狗屁不通强些。

看来瘸子里面拔将军,也只能让这三个混蛋,来试一试了!

佟氏兄弟,正要耳语争论之时,侍卫进来通报:“卫匡国求见。”

佟国器于是让三兄弟带着两个少女,前去西花厅,代表自己,去见卫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