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湘君楼交接二(1 / 2)

铁血山河志 李别一 1794 字 1天前

“物形多变,不可捉摸,因而产生数。数者,物之量化,据乃依据。所以数据作为依据,最有说服力。”

曹继武说完,将桌子上的一本簿子,推给耿介,“曹某这里,做了一部《水田纲要》,一亩地施肥多少,播种多少,间苗多少,产量多少等等,你都要亲自试验,并将数据,一一记录在案。如果有不足之处,你要补充上去。”

耿介虽然当世大儒,但哪里会知道数据?因此《水田纲要》上的一列列数字,让他极为困惑。

大儒不懂数字,曹继武知道解释了也没用,于是对他说道:“数你虽看不懂,但字你一定懂得。你到了田间,老百姓会告诉你,是什么意思。”

耿介闻言,不再迟疑,将《水田纲要》揣了起来。

交代完了《水田纲要》,曹继武又将一幅图递给了范承谟。

大儒范承谟,哪里懂得图纸?他一脸懵逼地看着曹继武。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金月生郑重对范承谟道:“长沙府各州县,往年的水渠,早已破败不可用。这是师兄根据地势,重新设计的水渠网。不过农田水利,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因此必须有你布政使,亲督不可。”

这幅《长沙府塘渠网图》,是曹继武用西洋制图法,画出来的。西洋制图法,采用大量的数字、线条和比例等等制图技法,其精确度,远远高过用传统手法画出的图纸。

范承谟看了半天,仍然一脸懵逼:“这哪里有水渠模样,全是线条。”

金日乐闻言,脚尖一指:“这个吴油子能看懂。”

大儒顾炎武,曾经跟曹继武学过西洋图纸。他凑过来一看,图纸画的甚是精妙,赞不绝口。经顾炎武大致一说,范承谟大致明白了些。

范乘辽望着秘密麻麻的线条,很是不解:“这长沙府到处是水,为什么还要修这么复杂的塘渠?”

在场的北方人氏,也都很疑惑,金日乐不耐烦地叫道:“你们这帮旱鸭子,洞庭八百里,湘江两千多里,都是水,能直接往田里放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长沙府这里,都是水田,和北方旱田截然不同。范乘辽等北方人氏不知道,不足为奇。南方水虽然多,但多是江河野水,不能直接往田里灌,否则将会连同庄稼,一并被冲走。

所以要用水渠,将野水引入水塘,再由水塘引入水田。旱时,水塘能够将水存起来,涝时,又能将田中多余的水,引入江河流走。所以水塘对于水田而言,起着旱涝保收的作用,因此非常重要。

经顾炎武一番解释,范承谟兄弟、耿介等北方人,皆恍然大悟。

范承谟忽然疑惑:“这么大工程,得要耗费多少民力?”

金月生闻言,微微一笑:“一人三丈,四十万人,民力绰绰有余了。”

曹继武收缴大明藩王的良田,百姓要想得到,可不是白送的。想要得到一亩良田,就得替官府修三丈水渠。四十万亩良田,换取一百二十万丈水渠,对长沙府的农田水利渠网,已经足够了。

范承谟追问:“那又要多久才能完成?”

金日乐笑了:“往常的经验,老百姓都拿官府的告示当屁话。因此,我们哥仨一旦离开长沙城,他们一定会怕你们变卦。所以为了尽快把田地弄到手,他们一定更加卖力气。不出两个月,水网就能建成。到时候你再出点钱,小修小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范承谟闻言,吃了定心丸。

然而王夫之又不高兴了,冲三兄弟骂道:“你们三个化孙伢子,朱家的地,本就是百姓的,如今还给他们,那也是天经地义。可是你们却变着戏法,让他们白出力气,真不要脸!”

顾炎武闻言,也来指责曹继武:“王兄说的没错,百姓的地,还给百姓就是了,你们却忽悠他们白出力,这也太不应该了!”

“不错!”

耿介可逮住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官府要这么多地,也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还给百姓。既然这样,就不如直接还给他们,也落个好名声。可是你们这么一来,百姓不但不感激你们,反而会恨你们入骨。”

“哎呀!你们这帮拱嘴的家伙,懂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