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风流双枪将(1 / 2)

一寸山河一寸血 叹伶仃 1851 字 23小时前

虎牢关打得热闹,并州也不安稳,可位于荥阳东北方向的孟津,却显得非常安静。

孟津,古称盟津,是周武王召集诸侯,歃血为盟的地方,位于河水畔,是一个小渡口。

长一百里,宽五十二里就是孟津的所辖范围,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地带。

古人将孟津的地形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三山六陵一分川。孟津古城便卡在这三山六陵之间的一分川上。延绵数百里的河水沿岸,自河内唯有这里可以

到达洛阳。

这原本的孟津守将,名叫皇甫坚寿,是名将皇甫嵩之子,皇甫嵩生前和董卓关系不好,曾经在董卓来他麾下报道的时候,让董卓报门而入。

所谓的报门而入,就是从大营进辕门开始,一直到中军大帐,走一步,大声报一次自己的官职、名字,主要是用来羞辱人的。

自此,董卓便和皇甫嵩积下了仇怨,只不过到董卓进入洛阳之后,皇甫嵩早就被张扬杀了,董卓总不能去刨了人家的坟,尽管心不甘情不愿,这件事也

只能就此作罢。

不过皇甫坚寿和他老子皇甫嵩不同,他和董卓的关系十分融洽,否则的话,董卓也不会将孟津这个虽然不起眼,但是十分重要的地方交给他。

不过这一切都在十八路讨董之后发生了变化,皇甫坚寿虽然和董卓亲近,但毕竟是世家之人,哪有自家人来得放心,董卓这才命董平前来镇守孟津。

董平和杨奉在抵达孟津之后,立刻持虎符夺去了皇甫坚寿的兵权,可这孟津城头上,却依然插着皇甫坚寿的旗帜。

虽说孟津不一定会发生战斗,可这皇甫坚寿的旗帜,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混淆视听的作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凭这面旌旗,便能立下奇功。

一晃过去了一个多月,董平在孟津无所事事,每天好生的烦恼。虎牢关、荥阳的战斗越打越激烈,不时传来的战况,让董平心里好像猫抓一样的难受。

尤其是在董璜死讯传来之后,更是如此。要知道,董卓的儿子早死,现在大伯的儿子董璜也死了,如今董家这一辈就剩了他董平一个男丁,若是二伯董

卓也有个三长两短,那这偌大的家业,还不是由他董平来继承?

在这种心态的趋势下,董平更加心痒难耐,恨不得联军立刻出现在孟津城下,让他董平大杀特杀一番,让董卓看看他的本事。

可不管董平心里怎么期盼,关东诸侯就好像忘了孟津这个地方一般,始终不见一人出现在孟津城下。

“杨奉,你说本将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杨奉楞了一下,道:“少将军这话从何说起,这孟津不是少将军自己要来的吗?”

董平黑着脸道:“话是这么说,可我当初也没想到这个地方关东群贼根本不来啊,早知道我应该请命去虎牢关的,哪怕荥阳都行,听说那里打得热闹,

肯定有我扬名的机会。”

杨奉心里一阵苦笑,恐怕不止是扬名吧,那西凉军第一猛将华雄可是战死了,难不成你董平比华雄还强?

没错,在杨奉的心里,董平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本事平平,仗着身为董卓的侄子才身居高位。不过如今的杨奉也看开了,自己本事也不怎么样,能在孟

津这个安稳的地方,挺好。

当下笑着劝董平道:“少将军,此地虽然荒芜,可对于洛阳而言,却是非常重要。关东群贼中也有不少聪明人,不会看不见这里的,如今正面作战不顺

利,定然会出奇兵。到时候,我孟津定然会有一场血战,少将你害怕捞不着仗打吗?放心吧。”

“说不定这群诸侯真的是群蠢货呢?”

董平小声嘀咕,让杨奉暗中撇嘴,不过杨奉没去再劝董平,既然能说出这句话,想必董平心里已经接受了他说的话。

董平耐着性子巡视一圈之后,准备下城休息。

突然间,从远方传来一阵若隐若现的古怪声响,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夜晚还是十分清晰,董平也不是个没打过仗的初哥,清楚得听到了那一丝不同寻

常的声音。

这么晚了,有人来吗?

董平剑眉一挑,隐在了城楼之中。

杨奉看了看董平,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暗赞道:这纨绔子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当下抬起手,示意城墙上的士卒集合警戒,自己在隐藏在旌旗之后。

不一会儿,一队人马抵达孟津城下。

为首之人身高七尺三四寸,黑暗中看不清面庞,但是按衣着来看,当是世家之人,年纪大约三十上下。

杨奉使了一个眼色,守城小校会意,上前一步,厉声喝道:“什么人?再不停步就放箭了!”

那三十岁上下的男子抬手示意身后的人马不要前进,自己催马上前道:“敢问皇甫坚寿将军在否?”

小校楞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董平自认关东诸侯见过自己的人应该不多,大步站了出来,大声道:“皇甫坚寿将军在府衙中,敢问阁下何人,又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