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经略天下 且待妙手乾坤(2 / 2)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1761 字 16小时前

元召立即站了出来,义正言辞。这本来是小惩大诫,让朝堂上的人都认识到民间力量的时候,却不能让张汤这家伙装可怜博取了同情心。更不能因此在皇帝心中引起一些别的猜疑。

果然,皇帝刚刚皱起的眉头又放松了下来,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两个有什么意见继续辩论下去,他很想听听,加强商业管制这件事到底有何利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唇枪舌剑,只剩下单枪匹马与元召作战的张汤简直就是心力交瘁!他很想大喊一声,老子很饿呀,饿的没力气了!

元召才不去管他的死活呢。看着奄奄一息的大宗正,还有那些垂头丧气的大臣们,不由得精神奋发,斗志昂扬。挺起胸膛继续口若悬河,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接着来吧!

良久之后,等他把大汉朝已经到了“以农业为主而转变到农商并举”的最佳时机这个道理讲明白后,静寂无声的含元殿上,开始有人发出赞叹和轻轻的击掌声。

“元卿,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啊……难道,商业行为的比重真的会越来越重要吗?”

皇帝刘彻其实心中早就认识到给内库带来巨大财富的商品流通有多么重要,只是百年以来以农业为最主要基础的国家政策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认识,想要在旦夕之间改变,却总是有些让人犹豫不决的。

还没等到元召回答呢,匆匆走进来禀报的朱雀门羽林将军终于传进宫门前的消息。有大批的长安商人冒雨伏阙情愿,敲响了登闻鼓,想要进呈万言书。请皇帝陛下预览。

“呵呵!陛下,他们来的正好。您所问的问题,这些人必然能给出最完备和准确的答案。臣请陛下,不妨一览。”

元召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又为这个时代商人们的胆略喝了一声彩。毕竟伏阙请愿,直达圣听这样的事,是冒着极大凶险的。纵览上下五千年,不要说历代王朝能有这样的自由了,就算是他曾经生活的那个年代,想要在掌权者面前为了自己的群体权益而抗争,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今天能够走出这一步,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拼尽全力,帮助他们达成所愿。

万言书抄写在长长的锦帛上,书写者笔法严谨,遣词造句之间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斟酌。皇帝刘彻只看了一眼,就命令身边的常侍当殿宣读给全体百官,大家共同来听。

总体来说,万言书全篇的意思就是详细地论述了商业发展对天下商品流通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巨大作用。根据商人们的切身体会,各种数据都写得很详细。包括他们在各自所在地区郡县所做的贡献,以及对解决当地民生所起到的作用,皆是有理有据,十分令人信服。

而且不光如此,商人们经过协商以后,主动提出让朝廷制定合理赋税的要求。元召偷眼观瞧,皇帝听到这里的时候,眼中光芒大盛,果然,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事。

在万言书的结尾,署名的包括邯郸郭氏、燕北聂家、齐鲁程、徐诸家族,还有蜀中卓氏,南郡郑家等天下闻名的大富豪。可以说,这些人所代表的,已经是天下一大半的商贾们利益所在了。

“善哉!朕未曾想到,商人们身为四民之末,竟然有如此的爱国情怀。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朕又怎么能不准奏呢!速速传朕口谕,让这些爱国商人们赶快回去等候,免得淋雨生病。朕不日就将有明谕昭告天下,让他们且放宽心。”

金口玉言,一锤定音!内侍马上奉命出去传达。整个朝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态度有些暧昧不明的皇帝陛下,在殿内常侍读完万言书的这一刻,竟然是异常的干脆。

御史大夫张汤终于彻底丧失斗志。饥饿加上失败的痛苦,让他和那些在暗中计算着财产损失的大臣们一样,都深深的低下了头,像斗败的公鸡。

“陛下圣明!如此贤德纳谏,必将功盖三王,德比尧舜,成为千古明君啊!此乃社稷之福,万民苍生之幸也!”

既然从今天开始就要站在这朝堂上了,必要的拍马屁还是要学会的。尤其是面对刘彻这么一个好大喜功喜欢吹捧的皇帝,更是有此必要。

果然,听到这位在他眼中屡屡做出神奇之事来的年轻臣子第一次发出由衷的赞颂,皇帝刘彻龙颜大悦,他哈哈大笑着站起身来。

“今日朝会就到此结束吧。元卿,从下次朝会开始可不准无故缺席!那个尚书令的位子,可是已经空了很久了……。”